5月29日,大足區棠香大街“棠香人家”AAAA級旅行景區,農房錯落有致、整潔亮堂,通過規劃打造的村容村貌用地布局建設愈加合理。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大足區棠香大街平和村和惜字閣村,是“棠香人家”AAAA級旅行景區所在地。5月末,景區玉河畔一處面積約50畝的草坪被改形成露營區,五顏六色的帳篷錯落有致,成群结队的游人在此嬉戲游玩。但是,游客們不知道的是,這片草坪曾因土地性質不明、權屬不清、邊界含糊而被閑置多年。
改變,源於大足區規劃和天然資源局、大足區規劃設計和勘測院探究树立的“三維地籍數據庫”。
“三維實景模型能夠愈加直觀、准確地反映鄉村的地舆環境、村容村貌、用地布局等信息,為村庄在現代化办理等方面供给更好的技術支撑。”大足區規劃設計和勘測院院長曹春霞介紹,三維實景模型的應用可實現項目空間精准布局及落地實施,推動村庄規劃實現“主動管控”。
“2023年,大足區第一批選定平和村、惜字閣村等村社開展‘五合一’变革試點。”棠香大街人大工委主任馮興華介紹,“五合一”变革試點就是在大足區原有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的基礎上,疊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高標准農田改造提高、農村宅基地騰退、農村土地承揽精准確權等4項变革。
2024年,平和村、惜字閣村進行了統一的村庄規劃編制,統籌謀劃组织用地布局、設施配套、產業發展等,探究村庄協同發展路徑。
“平和村、惜字閣村毗鄰大足城區,資源富集,項目較多。”曹春霞介紹,為此大足在村庄規劃編制中探究植入三維實景模型,“相較傳統的二維平面規劃圖,办理部門能够在三維實景模型中導入擬建項意图設計模型來直觀展现規劃计划實施后的作用、與周邊環境的真實關系等,有助於在審查規劃及項目引進時作出更科學、合理的研判。”
從上一年10月開始,通過無人機航拍、數字建模,大足區規劃設計和勘測院用時一個多月,开始建成平和村、惜字閣村的三維實景模型。
“曾经,乡民搞不清傳統規劃圖紙中各類規劃要素的方位、邊界等,因此在農村宅基地騰退等变革中,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本钱進行現場調研和勘測。”平和村黨支部副書記劉燕介紹,三維實景模型整合疊加各類要素信息,乡民能够更直觀明晰地了解村庄的整體情況,在模型上完结宅基地拆舊建新,林地、犁地權屬確認等諸多事項。
“我在電腦上就把起新屋的地選好了。”5月29日,平和村三組乡民郭開春坐在自家新完工的房子前和記者閑話家常,“新屋起在馬路邊,出門便利多了。”
此前,郭開春一家住在山坡上,出行極為不便利,房子也因建成时代久遠而出現破損。
“我就想著換個当地起新屋,最好能在路邊。”近一年時間裡,劉燕等村干部陪著郭開春看平面規劃圖、在村裡實地勘測選地,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區域,“有時候在平面圖上看了得行,到現場一看,結果旁邊是個高邊坡﹔有時候現場看了得行,結果土地性質又不允許建房。”
“三維實景模型整合了多部門的要素信息,不僅能直觀看到地势地貌,還能明晰地展现用地情況。”曹春霞介紹,到现在,三維實景模型已輔助兩村13戶乡民完结宅基地選址、建設空間邊界識別等作业,避免了宅基地建設超出赞同范圍的景象。
在此基礎上,三維實景模型還協助大足區住建委對姜家宅院等29戶傳統風貌修建修繕及周邊環境優化计划進行評估。
地處惜字閣村的姜家宅院因年久失修、破敗不胜,姜家后人計劃將其撤除后新建房子。
“我們在三維建模時發現,姜家宅院是傳統的半圍合、斗拱修建,現場检查后又發現其始建於光緒年間,具有必定的保護價值,就建議改撤除為修繕。”曹春霞介紹,在征得姜家后人赞同后,大足區規劃設計和勘測院使用三維建模技術對姜家宅院進行復原,“哪個当地用什麼资料修復?修復作用怎么?我們先在三維建模上進行試驗,力求與原有修建保持一致。”
在姜家宅院修復過程中,作业人員也彻底按照三維建模指導工匠,確保修復作用,讓姜家宅院成為鄉村旅行“打卡地”。
從大足城區驅車出發,幾分鐘便能來到平和村、惜字閣村,這裡寧靜、朴實,遠離喧囂。
玉河在兩個美麗的村子裡弯曲流动,河岸上8.4公裡的五颜六色步道與露營區相連,為人們供给了漫步、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露營區這個当地,村集體從乡民手裡流轉過來多年,卻一向沒有用起來。”劉燕介紹,村集體每年還要向乡民付出每畝600元的土地流轉費,“這塊地的性質、邊界等很難界定,假如用來發展產業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行洪安全,這麼多年就一向閑置了。”
“疊加各部門的要素信息后,三維實景模型能夠明晰界定農村日子空間、生產空間、生態空間及對應的城鎮開發邊界、永久根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這‘三區三線’,從而對地塊的邊界、性質、權屬等做出准確判斷。”曹春霞介紹,從三維實景模型上看,該地塊沒有侵佔河道办理線,也不會影響行洪安全,從而為村集體合理规划使用該地塊找到了依據。
隨后,村裡對地塊進行平坦綠化后,引進了經營主體,建成露營區,不僅為游客增加了一處休閑娛樂的區域,也為村集體增加了收入。
到现在,三維實景模型已為平和村、惜字閣村多處項目建設及土地流轉供给了技術支撑,同時為村內3處廣場選址、计划設計供给支撑,協助確定了50個田間攝像頭、12個在建房攝像頭布點方位,為村內流轉的515畝用於種植蔬菜水果的土地开始劃定范圍,便於村集體統一办理經營。(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陳維燈)
紅酒小鎮舉行端午主題活動。景區供圖 公民網重慶6月3日電 (記者馮文彥)2日,重慶市文明和旅行數據中心發布音讯,端午三天,全市招待國內游客730.11萬人次,同比增長4.1%,國內游客花費45.13億元,同比增長9.4%。…
公民網重慶6月2日電 (陳琦)交通讯號燈是維護城市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法,關系到市民出行的便利和安全。近来,不少網友在公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紅綠燈配時不合理等問題,得到重慶相關部門及時回應,推動問題得到解決。…
公民網重慶6月1日電 (陳琦、劉敏)6月1日,進入端午節假日第二天,渝西片區高速公路持續迎來出行顶峰。重慶市交通執法總隊高速公路五支隊結合“行安我護”“渝路暢通”品牌建設,通過才智管控與精准服務,保证路途安全有序。…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下一篇:前锋突袭英文